p; “我陈友谅能有今天的位置,完全离不开朱首领的栽培与信任!罗成谋杀朱首领,陈某也很愤怒,陈某也与各位感同身受啊!但是陈某现在十万黄巾的首领,行事就要处处为我这十万兄弟考虑,不能为了泄私愤而至这十万兄弟的安慰于不顾!”
“就现在的情况而言,我军必须避免与韩军的正面碰撞,在有足够的能力反攻兖州之前,要尽量保持与韩军交好。既然我军已经暴露了,那么杀不杀那几个斥候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就算是把他们杀了,除了会引起韩军的恶感之外,根本就于事无补。倒不如将这几个斥候放回去,买一个好给韩军,这样既能让韩军放松警惕,又能让韩军对我军心生好感,从而不加提防!”
“而我军也在短时间内不与韩军发生冲突,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还可以与韩军合作!只待我军在青州休养生息,发展生产,一旦恢复过来,就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灭掉韩军!而这个时候的韩军,肯定还以为我们不敢与他们动手,我们就给他们来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肯定能以我军最小的损失,换来最大的利益。”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座的都不是无能之辈,想必都能明白陈某的意思!”陈友谅说着说着,嘴角就勾了意思自信的笑意。但是这丝笑意极为隐晦,而且在陈友谅的脸上一闪而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忍辱负重的悲壮。
黄巾军的这群高层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被陈友谅所感染了。
看到这些高级将领逐渐缓和下来的神情,陈友谅终于是松了一口气,心中知道今天这个槛总算是迈过去了。
回青州,是陈友谅一直以来的想法。
虽然打破昌邑城,会让自己的声威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顶点,但是风险太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好不容易到手的权力,说不定就会化为东风流水。所以从陈友谅本人的角度上来讲,自然是想安安稳稳的去掌握这个权力,而不是去冒这个险。
但是现在黄巾军上上下下受朱元璋的影响太过严重,全都想着如何才能拿下昌邑城,这种心态对于朱元璋来说自然很有利,上下一心。但是对陈友谅而言,就是非常不利的了。
全军上下心念旧主,对于新主阳奉阴违,这绝对不是一个好现象,陈友谅也绝对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
而回到青州老巢,那么一切就都在陈友谅的可控范围内了。随着平静生活的到来,以及时间的流逝,黄巾军上上下下会逐渐忘了以前那位首领,而会牢牢的记住现任的首领陈友谅。
消除朱元璋在军中的影响,提高自己在军中的影响力就是陈友谅处心积虑退兵回青州的目的。
但是有些话不能明说,所以陈友谅只能编造了一套冠冕堂皇之词,来诱骗这些黄巾将领回青州。只要到了青州,那一切就都好说了,什么在出兵,岂不就有着陈友谅的意思来了?
但是很显然,在场的这些高级将领全都陈友谅忽悠住了,觉得陈友谅这一番说得也不无道理。
所有的高层领导和最高领导人都点头同意了,青州黄巾撤回老巢基本上也就成了定局!
在这期间,还曾经有人提议在临走之前,攻下梁山大寨,至少也不算白打一次兖州。不过这提议,陈友谅连想都没想就给否决了。
连打昌邑城都放弃了,就是为了博取一下韩军的好感。如果临走之前打下梁山,那和开罪韩军有什么区别?更何况现在的梁山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兵将了,就算打下了,也不过就是缴获一些钱粮,根本就不能让韩军伤筋动骨,又开罪了韩军,根本就是多次一举!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灰蒙蒙的时候,十万黄巾大军全体开拔,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踏上了返回家乡……咳咳……老巢青州的路途。
青州黄巾十万大军,一年多之前由前任黄巾首领朱元璋率领,由青州入侵兖州,从此在兖州大地上肆虐妄为,非但让兖州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在昌邑城外斩杀前任兖州刺史刘岱,兵锋之盛,一时无二。
一年之后,黄巾大军由现任首领陈友谅率领,两手空空,灰溜溜的返回了青州老巢,惶惶如丧家之犬,茫茫如落网之鱼。
这些黄巾军永远都不会想到,这是将是他们最后一次以黄巾军的身份出现在兖州大地上。等他们再次出现在兖州大地上的时候,兖州已经变成他们誓死都要守护的一块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