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陈连尉去临汾,其实只是找朱新宁借了把枪。
张上说,这是法治社会,要遵守法律。
可这年头,好像没有“威胁罪”,只要不真动手伤人,或者把人吓死,没毛病……
收高利贷,无非也是用这招,不给钱,砍腿。
可真让他砍,断然不敢。
所以,陈连尉找个完全让孙二小够不上的世界和手段,收拾他。
枪,离普通人的世界太远了。
甭管你在太谷混得有多牛,可说到底,你只是个小县城的混混,层面低。
打架斗殴可以,拼上全家老小,被黑洞洞的枪口顶住脑袋,你试试?
把枪放礼品袋里,陈连尉头也不回地出了病房。
嘴角挂着诡异地笑。
不习惯笑,可现在,就是想笑。
抠了三次扳机,都是空响,可孙二小就好像中枪一样,反应过激。
每空响一次,他的身体就在床上猛的抖一下,好像抽搐……
估计要是真子弹,就算没打中他,只听枪响,也被活活吓死了……
把礼品袋挂车把,推上二八大杠,片腿上车,去火车站,等个大巴,把枪还了。
借枪时,说好了只要一颗子弹,并且,连枪带子弹,要原封不动地还回去……
等陈连尉再回学校时,已是第二天早晨。
杨凡生在办公室里,静静注视进门的陈连尉,良久才说:“事情办好了?”
“好了。”
“那就好,去忙吧。”
“好。”鞠了一躬,退下。
他的情感,都在这个动作里。
陈连尉刚走,楼道里传来急冲冲地脚步声,苏瑛喘着气,满是喜悦。
“师傅,好消息,孙二小估计在体育场被咱们吓住了,放下话,要金盆洗手,不放高利贷,也不混社会了,以前欠他钱的,只收本金,不要利息,说以后要改邪归正,从良……”
“知道了。”杨凡生宠辱不惊,好像料事如神的高人。
“……”苏瑛语塞。
师傅年龄越大,越神秘莫测了……
……
太谷五中。
新的一星期,被碾得厚实,略显不平的机耕路操场,所有同学集合,进行升国旗仪式。
同学们聊着天,彼此打打闹闹来到操场。
学校统一规定穿校服,但每个班都会有几位特立独行的同学,与周围人的衣服不搭调,被纪律生抓到会扣班分。
那个时候很羡慕纪律生,不用跑操,不用站队,经常上课时间被叫走,每星期都去其他班检查卫生。
不用上课听老师唠叨,是最爽的事情。
这时候的太谷五中,升旗的杆子很短很细,微微生锈,只能升五六米就到顶,但国旗却很新。
密集的细语,像是沸水煮开,每个班的学生歪七八扭站成两队,男一排,女一排,偷偷聊着新鲜事。
偶尔嫌彼此距离远,又不敢大声说话,不敢回头,怕班主任问声而来,会和后面的同学悄悄换个位置。
张上前边,杨芷媛和范自杰换到一排,低头歪脑的小声说笑。
依稀记得那个时候,喜欢的姑娘被别人追到手,当面与他人打情骂俏,张同学会痛心疾首,绷着脸,假装不看他们。
而现在,心如止水,没什么可看的了。
从台子上看,学生的队伍高低起伏,显得十分突兀,如同被理坏了的小平头,一顿烂剪,参差不齐。
班主任在队伍中来回逛荡,逮到不穿校服的同学,会问原因,毕竟班分是带班能力的直接体现。
“杨浩,你这高头大马的,全班就属你个高,不起带头作用,一天天的不学好,校服呢?”
“昨天晚上洗了,没干,下次肯定穿!”
一副深度近视眼镜,胡子拉渣。
初三的学生已有了男性的标致,且不懂得打理自己,有胡子,也是忍着疼,硬拽掉,或者用剪刀乱剪。
“下次记得。”淡淡一句,可能是这种理由听多了吧。
“赵刚,躲这儿我就看不见你?上个星期就没穿校服,这星期也不穿,你想咋滴,叫家长吧?”
似乎每一位的老师的杀手锏,就是“叫家长。”
赵刚是全班最矮的男同学,或许是没穿校服,他没往御用的第一个位置站,而是躲在大胖子李成身后,从台上看,校领导基本瞅不到他。
“白老师,我的裤裆扯开了,这几天我妈不在,没人给缝。”
一头板寸发型,理得并不整齐,有几个明显的坑,少年老成,满脸沧桑,皮肤坑坑洼洼,显得十分粗糙。
“裤子开了,衣服呢?”
“穿两个月了,没人给洗,成黑煤料子了,穿不出来……”
“明天带来。”不多说为什么。
发福的班主任,波浪卷儿的披肩中长发,四十多岁,正是最后爱美的年纪,跟随时髦潮流,人送绰号“一枝花”。
因为她叫“白大芬”。
张上静静不回话,沉浸在回忆中,眼神里闪过许多莫名的感动。
……
“升国旗仪式,现在开始。”牛老师粗狂的声音永远洪亮,就像他的样子。
有护旗队的四位学生从后方走来,将国旗展开,一人一个角,拉得笔直,迈着瘪腿且绷得很紧的正步,用眼角余光观察其他三人,努力保持最正确的姿势,昂首挺胸,向国旗台上走去。
然后把国旗挂钩安在旗杆的钢丝绳上,可能比较老旧了,费了很长时间,把那位升旗的同学急得满头大汗。
这时就需要牛老师出马了。
……
“立正!”
所有人肃然起敬,保持立正姿势,即使匆匆路过的其他老师,这个时候也会驻足,面向国旗,行注目礼。
“呲……”磁带磨损的声音响起,接着一阵刺耳的“嗡……”几乎所有同学一齐捂耳朵,老师也皱眉。
话筒离录音机太近,起了混响。
“噗噗……”牛老师先拍了两下,用大手使劲捂住话筒,终于遏制了这种噪音。
国歌前奏,庄严肃穆。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所有同学注视着冉冉升起的鲜红旗帜。
今天没有风,旗耷拉着,就像同学们唱国歌的声音,细小如蚊。
但在159班的队伍却有奇葩,努力展嗓门,一人盖过一班的声音,洪亮有力,激昂勃发。
不管他人看神经病似的目光,张上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用最郑重的方式参与升旗仪式。
这一刻,没有人理解他的情怀。
……
&nb...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