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门当户对,在此时是一个传统的习惯。
门第相差太大,夫妻之间从小养成的观念天壤之别,很难有真正的幸福。
“我毕竟是个男人,不可能带着你去饮茶赏花,改天,我让你叔母,带你去扬州拜访些故友。”
“扬州好,京都水太深,咱们家在扬州也有产业,也有些认识的人,等你叔母带你去赏赏花喝喝茶,多去几次你就熟了。”
公孙家不是官宦人家,在京都有些人脉,根子上还是个经商的家族,在京都根本排不上号,能接触到的,也是一个圈子的人物,大多都是商人,或许还有些缺钱的小官小吏。
在扬州,因为经商的需要,倒是置办了些产业,因为业务往来,颇有些熟人。
“至于你的嫁妆嘛,族里商议过,把你母亲当初的陪嫁,都给你,还有你父亲留下的些旧物,最后族里给你打几套新家具,再公里头出三万两,外加五个庄子,老夫人那边呢,说是想念孙女,你回去看看吧,她也少不了私下给你一笔陪嫁,除此之外,族里头各家长辈,也不能短了你的··········合计合计,最后满六十四抬总是有的。”
古代女子嫁妆六十四抬为一整数,称为全抬,也往往有不足这个数的,就陪送三十二抬,称为半抬。
当然了大户人家才这么算,小户人家基本上不算了,因为凑不起来。
公孙青能有全抬的嫁妆,嫁入夫家也不会被低看,这就是情分了。
旧时女子在嫁入夫家之前一天,就会将嫁妆送去。
所谓嫁妆,包括了方方面面,床铺、被子、日用品、四季换洗衣服、各式各样的首饰、地契、房契、现银··········几乎囊括其一生所需。
这个过程当中,还有晒嫁妆的习俗,尤其是一些豪富人家,喜欢搞“十里红妆”炫富,能将一个女子从嫁过去之后直到去世前全部的花销都备好,哪怕是一根针一根线乃至于一张纸。
大户人家的姑娘嫁过去,地位如何全看嫁妆的多寡。
嫁妆属于女子私人财产,就算是夫家也无权过问,受到法律和道德约束。
正因为有嫁妆打底,能够财产自由,完全可以撇开夫家一个人过日子,这些女子才能在夫权社会保持一定的话语权。
所以,嫁妆是否丰厚,完全能决定了一个女子在夫家的地位如何。
要是低门小户,给不起嫁妆,或者嫁妆很单薄,那么女子嫁过去之后,即便是被退婚都是有的。
族里能这么对她,确实已经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再有不满的,那只能说是没有良心。
公孙青纵然不情愿嫁人,此时也不好一口回绝,毕竟是一番好意。
“·······青儿谢过二叔!”
“啊,不妨事,不妨事!”
二叔摆着手,尴尬地笑道。
能听见这侄女道谢,还真不容易。
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见到这个侄女,他总是觉得很难把她当成一个晚辈。
“那,我这就回去了,这事你可要留心,好男人总是抢手的,可别都被人抢先选走了,剩下歪瓜裂枣那就不好了。”
话既说完,公孙宁就起身要走。
他这次从京城来到扬州,其实另有事情,只是老母突然想起了族里还有个拜入门派学武的孙女,就把这事交给他来办。
倒也没有别的心思,就是提醒她一声,免得好好的姑娘家,不懂这许多规矩,最后错过了婚期,再匆匆忙忙地,嫁不了好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