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云贵川的文人们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云贵川的文人们

    户部尚书郭允厚奏报完毕后,便是巩永固和杨寿春以及徐光启汇报皇家工业公司、皇家银行和皇庄今年的利润。

    这三家国家资本企业的负责人虽然挂的是户部的官衔,但却只对朱由校负责。

    而且,朱由校还是最大的控股者,因而在座大臣们也只能听听,知晓一下基本情况,但却没有办法干涉皇帝陛下的这笔收入。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都是内帑补国库,因而大臣们即便想说也不好说什么。

    但从总体上来说,天启八年的财政明显比天启七年要改善得多,朝廷有余钱才好惠及天下。

    接下来是兵部奏报大明军事力量和国防的事。

    由于卢象升这个兵部尚书现在主持着辽东和登莱等地的事务,因而主持兵部日常事务的则换成了兵部左侍郎杨嗣昌。

    杨嗣昌记忆力很好,是六部堂官中唯一一个没有带册子的大臣。

    杨嗣昌手持着象笏就朝朱由校行了一礼,比尚书卢象升还多几分几度,报告整个大明边防状况和军队数量和粮饷开支的时候也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按照杨嗣昌的报告,朱由校在撤换总兵官且允许九大边镇总兵官独立募兵后便使得整个军队数量增加了许多。

    其中,本来二十来万的边军,增加到了三十多万。

    但大部分都是屯田兵,同普通百姓无异,不过种田向各自的军官交租子而已。

    然而,新增加的官兵则是严格按照职业士兵的标准来募集的,朱由校为此还下过特旨,给各边镇总兵官的募兵提出过几点原则性指示。

    朱由校允许曹文诏、周遇吉、赵率教等也招募军队主要是为了提升边军战斗力,而且在普遍都养家将私兵的情况下,朱由校这样做也只是将默许边军大将们招募私兵给明确允许了而已。

    当然,这样肯定会导致军阀的出现,但军阀的出现不是允不允许募兵就能遏制得了的。

    军阀的出现本就是一个太平盛世向乱世发展时的一个必然趋势而已,随着战争频率的增加,即便朱由校不去提升武人地位,武人地位也因为生存的方式由非暴力转为暴力时而变得重要起来。

    而且,与让满清入关,民族命运相比,让这些军事贵族势力变强也算不得什么,更何况朱由校自己也招募军队,成立了皇家禁卫军,算得上帝国最大的军事贵族。如果大明有一天真的会变成一个暴力集团,那他则是里面最大的军阀。

    所以,朱由校倒也不用担心曹文诏等成为军事集团后会同历史上的关宁军和左良玉等一样对朝廷是貌合神离。

    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总兵官是经过历史发展考验过的忠臣,更重要的是,朱由校虽然允许他们募兵,但粮饷和武器装备和官职晋升依旧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不但如此,按照朱由校的打算,日后一旦消除了边患,或者禁卫军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即完全有能力接管整个大明国防重任后,这些军阀们的优秀官兵是要打乱整编进禁卫军的,而其他的则会被淘汰。

    目前,这些边镇总兵官的王牌军队们也大都更换了燧发枪,且也按照禁卫军的方式进行整编,注重思想教育与宣传,强调纪律。

    但也各有特色,如曹文诏的秦兵敢血战到底,满桂的蒙汉杂合的军队则善于骑兵作战,毛文龙的东江兵则在卢象升出现后更加善于长途奔袭、打大迂回的运动战。

    既然涉及到兵部的军务,朱由校这时候便转身看向了满桂。

    坐立不安的满桂尴尬的微微一笑,想站起身来,向朱由校行礼,却被朱由校再次按了回去:“好好坐着,拿出一品大员的气度来!”

    说着,朱由校就笑问着满桂:“满桂,你麾下有多少兵力,骑兵有多少,辅兵多少,战士们可吃的好穿的暖,特别是那些同你一样为大明效力的蒙古好汉们,可还过得习惯,有没有功劳被夺,粮饷没发放到位的情况。”

    坐在孙承宗下首的辽东经略王在晋见当今陛下这样问满桂,心里不由得一紧,满桂如今算是他麾下的大将,一应钱粮调度都是他在节制,如果满桂在陛下面前随便说几句的话,诸如克扣军响之类的,只怕自己这个辽东经略也不好当了。

    满桂倒没想到陛下会亲自垂询自己和自己的部下,心里自然是大为感动,他和他的蒙古官兵们虽说依旧是擅长弓马骑射,但其实已与辽东军民无异,他们在朝廷有官职,在地方有自己的农田。

    “回陛下,末将现有骑兵两万,辅兵三万,且有陛下的庇佑和大帅的照拂,末将和将士们都挺好的,士气也很足,大家都等着有朝一日能出关为陛下杀敌建功呢。”

    正因为要保护自己的家园,维护自己的利益,他们才会死心塌地为大明效命,对于辽东经略王在晋克扣部分军响和某些赏罚不明之处,他倒没有直接说出来,一是因文贵武贱的原因还有些顾虑;二是王在晋相比前任经略袁崇焕已算是好的了。

    毕竟,对于边关大将而言,不怕文官贪,就怕文官管得宽,早已成为了一句俗语。

    而袁崇焕属于后者,王在晋属于前者。

    王在晋见满桂没有趁此向朱由校进谗,心里倒也松了一口气,也开始暗暗佩服起满桂来,思量着日后会到山海关,定要比以往还要休戚与共才好,至少不能轻视满桂,毕竟如今看来,陛下重视他的程度似乎并不低于自己这个文官。

    朱由校看了王在晋一眼,又见满桂如此说,心里倒也颇为赞许的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有道是文官不贪财,武将不怕死,是为国朝昌盛之象,作为边镇重臣更应牢记这一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要相互掣肘,要同舟共济,互相体谅,宽仁为怀,文官不要自傲,武官也不要卑怯!”

    卢象升、孙传庭、王在晋等督抚和满桂、毛文龙、赵率教等都应了一声:“是!”

    接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